目痒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目痒概述

目痒,是指睛珠完好,视力正常,但睑

边、毗内、甚至睛珠,痒极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眼部疾病。

临床上引起目痒的原因颇多,由于风、

火、湿热、血虚以及邪退正复,气血得行均可导致。轻者痒处不定,重者痒若虫行.甚至痒极难忍。如果偶然发痒,症状轻微不严重者则不属病态。

目痒可出现现代医学多种眼病中。最常见的是肝性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眼病

目痒病因与症状

(1)风热:自觉双眼痒极难忍,或痒若虫行,伴有畏光流泪,双眼有灼热感,眼眵不多,呈黏丝状,或见黑白睛间抱轮灰黄微隆:或胞睑内有似椒粟状高低疙瘩,以青少年在春季发病为多,舌苔薄白.脉浮数。

(2)风寒:临床可见双目发痒,遇风加剧,流泪眵稀,患者眼睛端好,视力正常,内外均无翳障,只是睛珠发痒甚至连接眉棱骨处疫楚不适,兼见恶寒鼻塞等感寒症状,舌苔薄白,脉浮弦。

(3)火盛:临床除自觉双眼灼热奇痒外,兼见白睛发红,泪热眵稠,口千口苦,小便黄赤,大便干结,舌红苔黄,脉数。(4)血虚:双目轻微发痒,经揉拭后则止,止后少时复发,同时双眼干涩不适,

兼见面色少华,舌淡,脉弦细等一系列血虚症状。

目痒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风热目痒与风寒目痒:风热目痒常因邪客肝胆经脉,循经上犯目窍所致,辨证以双目奇痒灼热,畏光流泪为主,其特点是每逢春夏病势加剧,且多发于青少年,风寒目痒,其特点是双目发痒,流泪眵稀,遇冷风则加剧。

(2)火盛目痒与血虚目痒:火盛目痒是脏腑热盛,火热上炎,扰及双目所致。临床上以目痒灼热,白睛发红,泪热眵稠为其辨证要点,兼见口干口苦,小便黄赤,大便干结等内热炽盛之证。血虚生风.双目发痒,以时痒时止,或揉拭则止,止后复发为其特点。火盛目痒为实,血虚目痒为虚。

此外目痒一症,除按上述分证之外,还可以根据其程度与性质做出判断,这对多种眼病的诊断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。如眼无病而痒,是眼病的前兆症状:如眼病经治疗后,症状渐减而目痒则是邪退正复,气血得行,眼病将愈之征:这些都宜临证时仔细鉴别。

 

目痒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...
  • 命门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...
  • 筋缩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l穴。
  •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共1穴。
  • 印堂在额部,当两眉头之中1间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渚在手背部,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,第4、5...
  •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阳白目正视,瞳孔直上,眉上1寸。共2穴(按身...
  • 丘墟足外踝的前下方,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...
  •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四白目正视,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处共2穴(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大陵、命门、筋缩、上星、印堂、神阙、中渚、神门、合谷、阳白、丘墟、心俞、肝俞、四白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