聤耳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聤耳概述

聤耳,是指耳内流出脓性分泌物的症状和体征。多因肝胆火热、脾虚湿困、肾阴亏虚所引起。本症首见于《诸病源候论》,称之为“聤耳”。历代医家按脓的颜色不同而命名,如明-王肯堂《证治准绳-第八册》云:“日停耳亦日耳湿,常出黄脓,有风耳毒,常出红脓:有缠耳、常出白脓:有耳疳、生疮臭秽:有震耳,耳内虚鸣、常出清脓。”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将清脓称“囊耳”。  《医宗金鉴》又将红脓称“风耳”。
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。

聤耳病因与症状

(1)肝胆火热:发作急骤,耳部胀痛剧烈,脓出痛减,流脓较多,色黄质稠,伴头痛,耳鸣,听力下降,发热,口苦,咽干,急燥易怒,便干尿赤,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

(2)脾虚湿困:耳内流脓,量多,质清稀,日久不愈。伴面色萎黄,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,舌淡红,苔白腻,脉细无力。(3)肾阴亏虚:耳内流脓,时作时止,缠绵不愈,脓液有秽臭味,混有豆渣样物。伴头晕,耳鸣,耳聋,腰疫乏力,面色潮红,舌质红,苔薄,脉细数。

聤耳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肝胆火热:外感六淫失治,火热炽盛,内传肝胆,循经上扰耳窍,灼烁鼓膜,故耳部疼痛剧烈。热邪化血肉为腐,故流脓较多。发热、口苦、咽干、急躁易怒、舌红、苔黄、脉弦数等,皆为肝胆火热之象。

(2)脾虚湿困:脾虚失运则水湿内生,泛溢耳窍,流脓清稀,甚者如水样,面色萎黄、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、苔白腻、脉细弱,皆为脾虚湿困之象。

(3)肾阴亏虚:肾阴亏虚,虚火内生,上犯耳窍,日久腐败成脓,脓液污浊或如豆腐渣样,味臭秽。肾虚而髓海不足,故头晕、耳鸣、耳聋。舌质红、苔薄,脉细数,为阴虚内热之象。

注: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

聤耳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翳风在耳垂后方,下颌角与乳突间凹陷处。共2穴...
  • 耳门在面部,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,下颌骨踝状突...
  • 听宫耳屏前,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,张口时呈凹陷...
  • 听会耳屏间切迹的前方,下颌骨髁突的后缘,张口...
  • 头窍阴天冲穴与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中1/3与下l...
  • 侠溪第4、5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共2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翳风、耳门、听宫、听会、头窍阴、侠溪、太溪、肾俞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