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重舌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小儿重舌概述

重舌是指舌下近舌根处肿起,形似舌下又生一小舌,故称“重舌”,又称“子舌”。重舌须与“舌垫”、“莲花细舌”、“卷舌痈”相鉴别。后者虽也舌下肿起,但其形状不似舌形。“舌垫”为舌下忽高肿起核,似物垫于舌下。“莲花细舌”是指舌下生峰(有三峰、五峰、t峰者),尖似莲花之状而名”:卷舌痈”在《焦氏喉科枕秘》中记载为:“生舌下或左右,或正中,形如圆眼,或如枣核……”。故应予区分。

小儿重舌病因与症状

(1)心脾积热:舌下连根处红肿胀突,形如小舌模样,轻者毫无痛苦,重则疼痛,烦躁啼哭,甚至局部溃烂,或伴有发热面赤,口干,唇齿红肿,舌上生疮,口内灼热糜烂,小便短赤,大便臭秽,舌尖红,指纹紫滞等。

(2)虚火上炎:舌根下肿突,形似生一小舌,兼见面白颧红,倦怠懒言,口干不渴,或低热盗汗,五心烦热,大便干燥或稀溏,舌质淡或红少津等。

 

小儿重舌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心脾积热:即心脾实热之证。多因妊母喜食辛辣厚味,或误服温药,以致胎禀过热:或生后养育过温,喂养不当,而致乳食积滞,脾胃功能失调,积热于内,热邪循经上行,复感邪毒,内外合邪,熏蒸于口舌,以致舌根下复生一小舌,口不能出声,饮食难下。火热炎上,则面红,唇赤:心火内炽,则烦躁不宁,小便短赤,舌尖红:脾胃实热,故有口干喜饮,大便臭秽等症。

(2)虚火上炎:多因素体阴虚,或热病后期,阴液亏损,水不制火,虚火上炎为病。阴虚生内热,故可见五心烦热,虚烦不宁,面白颧红,舌红少津等阴虚火旺之象。

 

注:隔两层以上衣服灸,夏天施灸,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,温度46~50度即可

小儿重舌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。共l穴。
  •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天鼎在颈外侧部,胸锁乳突肌后缘,当喉结旁,扶...
  •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,与风...
  •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神阙、天突、神门、合谷、曲池、天鼎、风池、风门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