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痰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咳痰概述

咳痰,是指由肺及肺系(气管)的痰液随咳嗽而吐出。本症的病因多为外感风、寒、湿邪,或素体阴虚,而致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发为咳痰。

痰字与澹(淡)同,体内一切停水之证均称痰或痰饮,即水饮之意。而由肺系所产生的痰液,《金吸要略》中称:“涎”、“沫”、“唾”、“浊”。其中清稀的可称涎或沫:黏稠的可称唾或浊。后世即将涎沫、唾浊称为痰或痰饮,清稀的称为饮,黏稠的则称为痰。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广义的痰即水,痰饮即水饮:狭义的痰乃是肺、肺系的产物,稠者称为痰,稀者称为饮。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、慢性哮喘等疾病。

咳痰病因与症状

(1)风寒外袭:咳痰,色白、清稀,形寒肢冷,恶寒重、发热轻,咳嗽,胸痛喘促,面色青白,亦可见面唇黧黑,咳逆倚息,短气不得卧,舌淡白或紫黯,苔白滑,脉沉弦或紧。

(2)风热犯肺:发热重,恶寒轻,咽喉红肿痛,恶风,有汗,舌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紧或浮数。

(3)肺热壅盛:咳出之痰色黄、粘稠,有块,或痰中带血。证见发热咳嗽,胸痛喘促或鼻翼煽动,面红目赤,咽喉肿痛,口渴唇燥,小便短赤,大便下结,舌红,苔黄,脉滑数或有力。

(4)阴虚肺燥:痰少而粘难以咳出,咳痰带血或咯血,燥邪所致者,见发热或恶风寒,胸痛,唇焦,鼻燥,咽干,口渴:阴虚所致者,则见手足、心热,虚烦不寐,潮热盗汗,两颧红赤,舌红少苔或苔黄燥,脉浮数或细数。

(5)湿邪犯肺:咳痰白滑,量多易于咳出,四肢困重无力,眩晕,嗜睡,面虚浮,脘闷纳呆,便溏,口甜黏,多见于咳嗽日久,或老年患者,舌体胖大边有齿痕,色晦黯,苔白腻,脉滑缓

(6)湿热壅肺:咳吐脓血痰、腥臭痰,高热或潮热,胸闷疼痛,转侧不利,甚则喘息不得平卧,有汗,口干咽燥而不渴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或数而有力。

咳痰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风寒外袭咳痰与风热犯肺咳痰:前者为外感风寒之邪,故恶寒重,发热轻,无汗。主要兼有寒象,如形寒肢冷,舌淡白,脉沉弦等:后者为外感风热之邪,故发热重,恶寒轻,咳嗽,咽喉红肿痛,鼻塞流涕,兼头痛,发热恶寒,恶风,有汗,舌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紧或浮数。(2)阴虚肺燥咳痰与湿邪犯肺咳痰:阴虚肺澡咳痰为外感或由内伤引起,外感温热之邪伤肺灼津,而致阴虚肺燥,或久咳耗伤肺阴,肺失清肃之职,肺气上逆故咳出燥痰(黏稠不易咳出,或咳痰带血):湿邪犯肺之咳痰,多由脾虚引起,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,脾失健运,水湿聚而为痰,痰浊上渍于肺而致咳痰。二者临床表现:前者痰少黏碉而难于咳出,或咳痰带血:后者痰量多、白滑易于咳出,极少见咯血,前者每兼阴虚之症状(颧

红、咽干、尿赤便干、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):而后者可表现为脾虚(纳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,脾失健运,水湿聚而为痰,痰浊上渍于肺而致咳痰。二者临床表现:前者痰少黏碉而难于咳出,或咳痰带血:后者痰量多、白滑易于咳出,极少见咯血,前者每兼阴虚之症状(颧红、咽干、尿赤便干、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):而后者可表现为脾虚(纳呆、便溏、无力》及湿盛(脘闷、肢困、舌胖大、苔白腻等)之证。

(3)肺热壅盛咳痰与湿热蕴肺咳痰:二者病因不同,前者外感热邪引起,而后者多为外感湿热之邪或痰热素盛,或恣食酒酪、辛辣,湿热蕴结上蒸于肺,临床特点是:热邪所致者,则吐黄痰,或黏稠有块:湿热所致者,吐大量脓痰或脓血痰。前者常见高热,面红,口赤,尿黄便干:而后者有湿热之象,如脘腹胀闷,纳呆,苔腻等。前者舌红或绎、苔黄而燥是其主要特点,而后者则为舌红、苔黄腻。

 

 

咳痰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灵台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l穴。
  • 身柱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1穴。
  • 气海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5寸。【...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上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5寸。共1穴。
  • 巨阙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6寸。共1穴。
  • 膻中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...
  •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。共l穴。
  •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,云门穴下l寸,前正中线旁...
  • 尺泽在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。共2穴...
  • 期门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俞府在锁骨下缘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大杼第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膏肓两手臂抱肩头,于第4胸椎棘突下,再旁开3...
  • 昆仑在外踝后方,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...
  • 乳根在第5肋间隙,当乳头直下,前正中线旁开4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灵台、身柱、气海、神阙、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膻中、天突、中府、尺泽、期门、太溪、俞府、大杼、肺俞、肝俞、肾俞、膏肓、昆仑、乳根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