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音嘶哑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声音嘶哑概述

声音嘶哑是指发音时或嘶或哑的症状。引起声音嘶哑的原因很多,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。感受外邪所致者为实证:由内伤所致者为虚证。此外,妊娠期间,出现声音嘶哑,甚则不能出声,称为妊娠喑哑:小儿声音不扬,甚至嘶哑失音的症状为小儿喑哑。

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、慢性喉炎,声带小结,声带息肉,声带麻痹等。

声音嘶哑病因与症状

(1)风寒外袭:突然嘶哑,喉痒咳嗽,伴有发热、恶寒,声带肿胀、充血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(2)风热外袭:声哑咽痛,有灼热感,伴有发热,恶风,咳嗽痰黄,声带充血、水肿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
(3)热邪犯肺:声哑咽痛,有堵塞感,黏膜红肿,声带充血,痰黏胸闷,便干尿赤,舌质红,苔黏黄,脉滑数。

(4)肺肾阴虚声音嘶哑:声哑日久,咽喉干痛,喉痒痰黏,声带微红,黏膜干燥,舌质红少苔,脉细数。

(5)血瘀痰聚声音嘶哑:声哑日久,或逐渐加重,或咽干而痛,声带肥厚,或有小结,或有息肉,或喉间肿物,舌色紫黯,苔薄,脉弦细。

声音嘶哑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风寒外袭与风热外袭:两者虽都为风邪外袭表证,但风寒声音嘶哑因风寒外袭,肺气失宣,寒邪凝滞于喉,声哑,喉痒,咳嗽,伴见发热,恶寒,无汗,脉浮紧等表寒证:而风热声音嘶哑系风热外袭,或寒邪化热,肺失清肃,热灼咽喉,以致声哑,并见咽痛,黄痰,脉浮数等风热表证。

(2)热邪犯肺:因燥热之邪上犯肺金,灼津成痰,痰热交阻,症见声哑,口干,咽燥,气促,咳嗽为主。

(3)肺肾阴虚:素体阴虚,劳伤肺肾,津液不足,虚火上炎,以致咽喉不利,声哑咽干。

(4)血瘀痰聚:因气滞血瘀或痰浊凝聚,阻塞喉间脉络,以致声带肥厚或生小结,症见声哑日久,或咽干而痛,舌色紫黯。

 

 

 

声音嘶哑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,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。...
  •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.5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巨阙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6寸。共1穴。
  • 膻中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...
  • 华盖前正中线上,平第l肋间。共l穴。
  • 尺泽在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。共2穴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天鼎在颈外侧部,胸锁乳突肌后缘,当喉结旁,扶...
  •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,与风...
  • 悬钟外踝尖上3寸,腓骨前缘。共2穴(按身体对...
  • 然谷内踝前下方,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。共2穴...
  •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飞扬在小腿后面,外踝后,昆仑穴直上7寸,承山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风府、神庭、神阙、巨阙、膻中、华盖、尺泽、合谷、曲池、天鼎、风池、悬钟、然谷、风门、肺俞、膈俞、飞扬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