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背痈肿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肩背痈肿概述

肩背痈肿是指肩背处红肿热痛,溃脓之症。肩,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所:背,属督脉、膀胱经。本症多因外感六淫,及过食膏梁厚味,内蕴湿热火毒,或外来伤害,感受邪毒等原因而致邪热瘀于皮肉之间,气血运行不畅,营卫不和,聚而成形,发为痈肿。
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肩背部急性化脓性疾病。

肩背痈肿病因与症状

肩背痈肿按其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:

(1)初期:初起局部突然肿胀不适,光软无头,表皮掀红(少数病例初起皮色不红,而到酿脓期才转为红色),灼热疼痛,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,此期轻者无

全身症状,经治疗后肿硬变软而消散:重者可有恶寒发热,头痛泛恶,舌苔黄腻,脉象洪数等症状。

(2)中期:成脓期约7天左右,即使体质较差,气虚不易托毒外出成脓,亦不会超过2周。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,疼痛加剧,痛如鸡啄,全身则有发热持续不退等现象。若局部按之中软应指者,为脓已成。

(3)后期:常易在皮肤最薄处自行破溃,溃后流出脓液,多为稠厚黄白色,亦有夹赤紫色血块的。若溃后排脓透畅,则局部肿消痛止,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,再经10日左右收口而愈。若溃后疮口四周仍坚硬,或脓水稀薄,疮面新肉不生,应考虚是否疮口过小,排脓不畅,或体质虚弱影响新肉生长,以致不能收口。

本症按其病因病机可分为三型:

(1)火毒凝结:肩背部随处可生,多因过食膏梁厚味,六腑积热所致。局部各期症状和全身症状见上文的三期。

(2)湿热蕴结:发于夏、秋季节,发生部位常背部多于肩部。初起背有红晕,继则肿痛,局部各期症状与上证略同,但全身可出现发热无时,昼夜不止,头晕目眩,口舌干苦,心胸烦闷,背热,肢体倦怠,舌苔黄腻,脉滑数或洪数等症状。

(3)瘀血凝结:发生部位常肩部多于背部。初起局部结块掀痛,发热恶寒,肿痛增剧,既而成脓。局部备期症状和全身症状与火毒凝结证大致相同。

肩背痈肿病因分析与诊断

火毒凝结、湿热蕴结与瘀血凝结之肩背痈肿,均因邪热阻于皮肉之间,气机运行失常,血行不畅,营卫不和,聚而成形,发为痛肿。但是导致以上三证气血不畅的原因备有不同,应当加以鉴别。

(1)火毒凝结之肩背痈肿:多因过食膏梁厚味,六腑积热,湿热火毒蕴结,营气不和,营卫稽留,气血壅遏不行。其辨证要点为:局部红热灼痛明显,全身有恶寒发热,头痛泛恶,舌苔黄,脉洪数等症状。

(2)湿热蕴结之肩背痈肿:多因夏、秋季节气候炎热,或在酷热的太阳下暴晒,感受暑毒,加之汗泄不畅,暑湿蕴于肌肤.或因抓痒划破皮肤,感染毒气,以致营气不从,毒气稽留,气血壅遏不行。其辨证要点为:发病于夏、秋季节,发热无时,昼夜不止,头目眩晕,舌干口苦,心胸烦闷,背热,肢体倦怠,舌苔黄腻,脉滑数或洪数。

(3)瘀血凝结之肩背痛肿:多因肩负重担,瘀血凝结,血瘀气滞,气血不畅,或感染毒气以致营气不从,卫气稽留,气血塑遏不行。其辨证要点为:局部结肿明显,肿块变软较前两证缓慢,全身症状不明显,此外,本症在临床上还应与肩背部的有头疽(又称发背疽)相鉴别。有头疽亦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,本症的特点是初起时局部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,红热肿胀疼痛,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,脓头亦相继增多,溃烂之后状如莲蓬、蜂窝。病变范围常超过9cm,甚至大于30 cm,多见于成年后及中老年患者。

 

肩背痈肿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...
  • 肘尖屈肘,当尺骨鹰嘴的尖端。共2穴(按身体对...
  • 二白腕横纹上4寸,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,一侧各...
  • 内踝尖内踝的凸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少海屈肘,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...
  •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...
  • 太冲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共2穴(按...
  •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束骨第5跖趾关节后方,赤白肉际处。共2穴(按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大陵、肘尖、二白、内踝尖、神阙、少海、神门、太冲、风门、心俞、膈俞、肝俞、束骨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