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悸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心悸概述

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,惊慌不安,甚则不能自主。一般呈发作性,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,且常伴胸闷、气短、眩晕、失眠、键忘、耳鸣等症。本症多由体质虚弱、精神因素、病邪入侵三种因素所致。体质因素,为心之阴、阳、气、血虚弱,心神失养而致:精神因素,以惊恐、忧郁、思虚、气血逆乱,心神不安引起:病邪入侵,或风湿舍心,或瘀血内阻,或水饮上犯,或痰浊内扰者。

在临床上,心悸常以惊悸、怔忡两者相区分,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云:“动则为惊,弱则为悸”,认为惊是因惊而脉动,悸则由虚而致。严用和在《济生方》中将心悸分惊悸、怔忡,认为惊悸为心虚、胆怯所致,怔忡为心血不足或外邪、内饮所犯。《医学正传》:“怔忡者,心中惕惕然,动摇而不得安静也,无时而作是也:惊悸者,蓦然而跳跃惊动,而有欲厥之状,有时而作是也。”可见因情绪波动、惊恐劳累诱发,时作时止,为惊悸:终日常觉心中悸动不安,呈持续性,稍劳尤甚,系心脏本身之气血阴阳不足,为怔仲。

本症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、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。

心悸病因与症状

(1)心气不足:心中惕惕不宁,心慌乏力,动则悸发,静则悸缓,自汗气短,神情疲倦,舌质淡红,脉虚弱,或略数,或带弦。

(2)心阳不振:心悸气短,息短无力,胸中痞闷,入夜尤甚,畏寒喜暖,甚则肢厥,小便清长,大便不实,舌质淡,苔白湿润,脉沉微,或沉缓。

(3)心血亏耗:心悸心慌,胸闷气短,失眠健忘,头晕目眩,神疲乏力,面色无华,口唇苍白,纳呆食少,舌淡红,脉虚细无力。

(4)心阴亏虚:心悸阵作,心烦易惊,神情敏锐,多梦失眠,五心烦热,颧红咽干,盗汗,舌红而干,或舌尖红,脉细数。

(5)惊恐扰心:心悸善惊,惕而不安,多梦易醒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数。(6)心血瘀阻:心悸气短,胸闷胁痛,重则痛引肩臂,面唇紫黯,四肢逆冷,口干,舌质青,或见瘀点,苔白或黄,或紫绛,脉涩结代。

(7)痰火扰心:心悸烦躁,头晕失眠,口舌糜烂疼痛,口苦咽干,或吐血、衄血,舌尖红,舌苔黄或黄腻,脉滑数或弦数。(8)水气;麦心:心悸胸满,头晕目眩,小便短涩,舌质淡,苔滑,脉沉弦。

心悸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心气不足心悸与心阳不振心悸:两者同属心虚证,病因大致相同。一般多由老年脏气衰弱,或因久病不复,或因过汗、过下损伤气血而成。二者共同症状为:心悸,气短,自汗,活动或劳累加重。其辨证要点:心气不足心悸除上述共同症状外,兼见面色白,体倦乏力,舌质淡,舌体胖嫩,苔白,脉虚:心阳不振心悸除上述共同症状外,兼见形寒肢冷,心胸憋闷,面色苍白.舌质淡或紫黯,脉微弱或结代。

(2)心血不足心悸与心阴亏虚心悸:两者亦同属心虚证,病因亦大致相同,一般由于阴血化生不足,或续发于失血之后(如产后失血过多,崩漏,外伤出血等),亦可由于过度劳神,以致营血亏虚,阴精暗耗所引起。二者的共同症状是心悸、心烦,易惊,失眠,健忘。其辨证要点:心血不足心悸兼见眩晕,面色不华,唇舌淡,脉细弱:心阴亏虚心悸兼见低热,盗汁,五心烦热,口干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(3)惊恐扰心心悸:此证主要由于突受惊恐,“惊则气乱”以致心神不能自主,坐卧不安而生心悸:又因“恐则气下”,即所谓恐伤肾,精气虚怯,以致心悸不宁。

(4)心血瘀阻心悸: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,血运无力所致。或七情过激,劳累受寒,以致血脉阻滞而形成心血瘀阻。其辨证要点为心悸,伴有胸胁刺痛或闷痛,并常引臂内侧疼痛,尤以左臂痛为多见一般痛势较剧,时作时止,重者并有面唇青紫,四肢逆冷,舌质黯红或见紫色斑点,苔少,脉微细或涩。

(5)痰火扰心心悸:其因多见于情志之火内发,或六淫化火内郁,或因过食辛辣,过服温补药物所致。其辨证要点为心烦心悸,急躁失眠,口舌糜烂,或舌强难言,舌红苔腻,脉数滑。

(6)水气凌心心悸:此证多由心阳虚而水饮上泛所致。其证可分为二:一是心阳不振,加之脾肺气虚,不能布散津液,留而为饮,或水气上冲。其辨证要点为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心悸气短,头目眩晕.胸中发闷,咳嗽,咯吐稀白痰,舌苔滑,脉沉弦,另一是心阳不振,又加肾阳之虚,下焦水寒无所制伏,形成水邪上泛,其辨证要点为头眩心悸,伴有小便不利,筋惕等证,脉沉,舌质淡,苔白滑,或见肩背凝,或见腹痛下利,或见肢体浮肿。

 

 

 

心悸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天池在第4肋间隙,乳头外1寸,前正中线旁开5...
  • 间使在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...
  • 曲骨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。共l穴。
  • 关元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气海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5寸。【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下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2寸。共1穴。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巨阙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6寸。共1穴。
  • 膻中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...
  • 少海屈肘,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...
  •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...
  • 太冲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共2穴(按...
  • 期门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...
  •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...
  • 厥阴俞第4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天池、间使、曲骨、关元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下脘、中脘、巨阙、膻中、少海、神门、太冲、期门、照海、厥阴俞、心俞、膈俞、肾俞、三阴交、天枢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