腋窝红肿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腋窝红肿概述

腋窝红肿是指腋部红肿之症。以腋窝部红肿灼热疼痛,伴恶寒发热为特点。多由于上肢皮肤破损染毒,或有疮疡等感染病灶,毒邪循经流窜所致:或因肝郁气滞,气血不和.经络阻膈,壅遏化热于肌肤之间所致。其皮色发红,均属阳证。其余如“腋疽”、“米疽”以及“马刀瘰疬”等症,皮色不红乃为腋窝部之阴证,不属本症讨论范畴。

本症在古医籍中又载有“腋痈”、“夹肢痈”、“夹痈”、“胛痈”以及“暗疔”等名。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腋下急性化脓性淋

巴结炎等。

腋窝红肿病因与症状

(1)肝郁血热:初起腋窝皮肉间突然肿胀不适,光软无头,继则结块,表面掀红,灼热疼痛,痛引胁肋。日后逐渐扩大,高肿坚硬,轻者无全身症状.重者可有恶寒发热,头痛泛恶,口苦咽干,纳呆,舌苔黄腻,脉洪数,约一周至两周成脓,此时肿势高突,范围可达二至三寸,疼痛加剧,痛如鸡啄,臂肘难举,全身发热持续不退。

(2)火毒凝滞:初起腋窝皮肤上有粟米样小颗粒,或痒或麻,以后渐渐红肿热痛,根深坚硬,势如钉头,重者可见恶寒发热,肿势逐渐增大,四周漫润明显,范围不超过二寸,疼痛增剧,壮热口渴,二便不利,舌苔黄腻,脉教实。如顶高根软,是为脓已成,乃属暗疗之类。

腋窝红肿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肝郁血热腋窝红肿与火毒凝滞腋窝红肿,都有患处局部红肿灼热疼痛,臂肘抬举不利,伴恶寒发热等特点,但前者为热邪所致,后者系火毒为患,二者虽同属阳证,但病因及患病程度均有所不同。肝郁血热腋窝红肿乃因肝郁气滞,气血不和,经络阻膈,壅遏化热于肌肤所致。其辨证要点为腋窝红肿热痛,肿势高突,范围可达2~3寸,全身可见恶寒发热,头痛泛恶,舌苔黄腻,脉洪数等。火毒凝滞腋窝红肿多因恣食膏梁厚味,醇酒及辛辣烤炙之品,以致脏腑蕴热,火毒结聚,复感四时不正之气或抓破染毒等,内外合邪,火毒蕴燕肌肤,以致气血凝滞,发为本症,其辨证要点为腋部红肿热痛,根深坚硬,势如钉头,范围不超过2寸。全身可见发热口渴,二便不利,舌苔黄腻,脉数实等。

(2)在临床上本症还需要与腋疽相鉴别。腋疽初起有结块,推之可动,疼痛不甚,化脓时间约需3个月,溃后脓水稀薄,并夹有败絮状物质,收口缓慢,脓水淋漓不断,无明显全身症状,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数均正常,淋巴细胞数增高,血沉亦增高。小儿患者可因接种卡介苗而引起腋疽。

 

腋窝红肿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内关在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...
  •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l穴。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外关在前臂背侧,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横...
  • 支沟在前臂背侧,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横...
  • 少海屈肘,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行间当第l、2趾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...
  • 太冲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委中胭横纹中点,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...
  • 血海屈膝,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,当股四头肌内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内关、大椎、中脘、外关、支沟、少海、合谷、曲池、行间、太冲、膈俞、肝俞、委中、血海、天枢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