呃逆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呃逆概述

呃逆,是指胃气上逆,喉间呃呃频频作响之症。本症系由胃气上逆而成,多由寒气蕴蓄、燥热内盛、气血亏虚而致脾胃虚弱,胃气上逆动膈。
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、胃炎、胃扩张、肝硬化晚期、脑血管疾病、及其他胃、肠、腹膜、食管等疾病。

呃逆病因与症状

(1)胃中寒冷:呃声缓而有力,胃脘不适,得热则减,得寒则甚,苔白润,脉迟缓。(2)胃火上逆:呃声洪亮,冲逆而出,烦渴口臭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苔黄,脉滑数。

(3)脾肾阳虚:呱声频作,气不接续,面色苍白,手足不温,食少疲倦,腰膝无力,小便清长,大便溏薄,舌质淡,苔白润,脉沉弱。

(4)胃阴亏虚:呃声急促。气不连续,口舌干燥,烦渴不安,舌质红绛,脉细数。

呃逆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胃中寒冷呃逆与胃火上逆呃逆:二者均属实证。前者由于过食生冷,或外感寒邪停滞于胃,胃阳被遏,纳降失常,发生胃中寒冷呃逆,属寒实证。后者由于嗜食辛辣,胃腐积热,或外感热邪结于胃腑,或情志不畅,气郁化火,肝火犯胃,以致胃火上冲而为呃逆,属实热证。前者呃声缓而有力,后者呃声洪亮有力。前者因胃阳被遏。阳气受阻,故兼见胃脘痞满,得热则减,得寒则加重,口淡腻等胃寒兼证。后者胃火上冲,故呃声洪亮,冲逆而出,同时兼见,口臭心烦,小便短赤,大便难,舌苔黄,脉滑数。

(2)脾肾阳虚呃逆与胃阴亏虚呃逆:二者均属虚证。前者属阳虚证,后者属阴虚证。脾肾阳虚,呃逆频作,声低不断,气不接续:胃阴亏虚,呃声急促而不连续。脾肾阳虚呃逆,兼见畏寒肢冷,手足不温,小便清长等,胃阴亏虚呃逆,兼见口舌干燥、烦渴不安,舌红绛等。

情志不畅,气郁化火,肝火犯胃,以致胃火上冲而为呃逆,属实热证。前者呃声缓而有力,后者呃声洪亮有力。前者因胃阳被遏。阳气受阻,故兼见胃脘痞满,得热则减,得寒则加重,口淡腻等胃寒兼证。后者胃火上冲,故呃声洪亮,冲逆而出,同时兼见,口臭心烦,小便短赤,大便难,舌苔黄,脉滑数。

(2)脾肾阳虚呃逆与胃阴亏虚呃逆:二者均属虚证。前者属阳虚证,后者属阴虚证。脾肾阳虚,呃逆频作,声低不断,气不接续:胃阴亏虚,呃声急促而不连续。脾肾阳虚呃逆,兼见畏寒肢冷,手足不温,小便清长等,胃阴亏虚呃逆,兼见口舌干燥、烦渴不安,舌红绛等。

总之,呃逆一证,有虚实寒热之异,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,虚证有脾肾阳虚与胃阴亏虚之别。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是其治疗原则。

 

 

 

呃逆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...
  • 气海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5寸。【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下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2寸。共1穴。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巨阙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6寸。共1穴。
  • 膻中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...
  • 太冲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。共2穴(按...
  • 章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...
  • 期门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...
  •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...
  •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l 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乳根在第5肋间隙,当乳头直下,前正中线旁开4...
  • 不容脐中上6寸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大陵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下脘、中脘、巨阙、膻中、太冲、章门、期门、照海、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肾俞、三阴交、乳根、不容、天枢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