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内痞块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腹内痞块概述

腹内痞块,是指在腹部可触及痞块,本症属于瘾瘕积聚病症范围。其病因多为情志郁结,饮食所伤,寒邪外袭以及病后体虚,或黄疽、疟疾等经久不愈,以致肝脾受损,脏腑失和,气机阻滞,瘀血内停,或兼痰湿凝滞所致。

历代医家对腹内痞块的称谓较多,如《诸病源候论》称“癖”,《千金方》称“坚瘾积聚”,《丹溪心法》称“积聚痞块”。痞块与痞满不同,痞满是感觉脘腹痞闷的一种自觉症状,按之软而无形迹。
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腹部肿瘤、肝脾肿大,以及增生型肠结核、胃肠功能紊乱、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。

腹内痞块病因与症状

(1)痰饮凝滞:腹内痞块,多发生于胃脘或脐腹部位,胃脘胀满闷痛,压痛拒按,食欲不振,或形瘦体倦,面色萎黄,舌淡,脉细。

(2)气滞血瘀:腹内痞块,多发于胁下,初起软而不坚,胀痛或压痛,痛有定处。日久则痞块质硬,疼痛较重,且多为刺痛,身体消瘦困倦,面色晦黯,饮食减少,甚或肌肤甲错,舌紫青或有瘀斑,脉弦或弦细。

(3)中气亏虚:腹内痞块,居脐腹或下腹,按之软,且随体位变化或大或小,平卧时可不明显,站立时则清楚可见。隐隐疼痛,脘腹胀满,食欲减退,大便不实。或形体消瘦,四肢倦怠,面色萎黄,舌质淡,脉细。

腹内痞块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痰饮凝滞腹内痞块:多由于食与痰互结而成腹中痞块。发于胃脘部位,疼痛或拒按。也有因痰食瘀血互结而成痞块者,即《内经.百病始生》篇所谓“汁抹(痰

饮》与血相搏,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。

(2)气滞血瘀腹内痞块:多因气滞而血瘀,痰血聚结则痞块成形而发于胁下:有以气滞为主者,有以血瘀为主者,气滞者,痞块不甚明显,或仅可触及,胁痛胀满,或压痛,脘闷,纳呆,嗳气,恶心,口苦,眩晕,或大便不实,舌苔薄黄,其脉弦细。多因情志不畅,郁怒伤肝,肝气郁结所致,故其临床表现以气滞症状为多。肝气失调,或犯胃而致肝胃不和(脘闷、纳呆、恶心、暖气),或乘脾而为肝脾不和(脘闷、纳呆、而兼大便不实或腹泻),但胸闷不舒,胁痛胀满,脉弦等气滞症状:血瘀者,为气滞病久不愈,气结不通而致瘀血凝聚,则痞块肿大明显,质地较硬,且固着不移,疼痛剧烈而多为刺痛,或面色黧黑,或肌肤甲错,舌青紫或有瘀斑,脉弦或涩。气滞者,多为痞块初起,病程短,病证轻,较为易治:瘀血者,则为病积日久,病程长,病证重,较难获愈。

(3)中气亏虚腹内痞块:由于脾气不足,运化失司,或寒凝水湿不化,痰饮蓄结于胃脘,或食滞不化,食积宿结于腹中,久之中气虚损下陷,脘腹痞块,但按之软,多呈隐痛,脘胀,纳呆,消瘦,身倦,便溏,舌淡,脉细,均为脾虚不足之临床见症,一般病程较长。

腹内痞块属积证范畴,如《难经》中有“五积”之称(肥气、伏梁、痞气,息贲、奔豚)。  《丹溪心法》谓:“气不能作块成聚,块乃有形之物也,痰与食积、死血而成也”。初得之可为实证,如痰饮凝滞腹内痞块初起即是,但痞块一旦形成,触之有形可察,病已日久,故临床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。  《景岳全书-杂证漠》:“治积之要,在知攻补之宜,而攻补之宜,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。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…速攻可也:若积聚渐久,元气日虚…当从缓治,只宜专培脾胃,以固其本。”

 

腹内痞块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命门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...
  • 中极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4寸。共1穴。
  • 关元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气海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5寸。【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膻中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...
  • 期门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...
  •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腹结大横穴下1.3寸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共2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  • 外陵脐中下1寸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命门、中极、关元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膻中、期门、照海、肾俞、三阴交、腹结、天枢、外陵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