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部硬满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腹部硬满概述

腹部硬满,是指感觉腹中胀满,触之局部或全腹部板硬。本症多由饮食失调,或热毒内结,或气机升降失常而致脾胃失损,运化失职,不能升清降浊而致。

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便秘、腹痛、肠梗阻等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。

腹部硬满病因与症状

(1)热毒蕴结:腹部胀满,触之结硬,发热疼痛,恶心呕吐,大便秘结,甚则神昏谵语。舌红,苔黄燥,脉弦滑数。

(2)饮热互结:从心下至少腹胀满而痛,触之板硬,手不可近,伴有发热,午后尤甚,恶心呕吐,烦躁不安,大便硬结,舌红,苔黄厚腻,脉沉实有力。

(3)升降失常:全腹胀满,触之结硬,程度较轻,恶心呕吐,噫气频作,疲倦乏力,精神委靡,大便不通,亦无矢气,舌淡红,苔白厚,脉沉细。

腹部硬满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热毒蕴结腹部硬满与饮热互结腹部硬满:二者皆属实证,一为热毒一为饮热,均有腹部胀满,触之板硬。前者多由外感六淫,传里化热,或热毒之气,直中脏腑,或脏腑功能失调,邪自内生,热毒之气绝结于里,侵蚀脏腑,阻遏气机,升降失常而发病。后者则由于邪热入里,与腹中水饮互结而成饮热之邪,结于胸腹,阻碍气血运行,气机升降。

(2)升降失常腹部硬满:饮食不节伤及脾胃,或过用泻下,损及脾胃,或久病重病,虚损脾胃,而致脾胃虚弱,清不上升而陷下,浊不下降而上逆,扰及气机,浊气不降则恶心呕吐,噫气频作,清不升则疲倦乏力,情神委靡。

腹部硬满与腹满有别,腹部硬满是腹中胀满,按之板硬,而腹满仅有腹中胀满而触之无板硬之象:腹部硬满与腹内痞块、鼓胀均有区别,腹中硬满虽按之板硬,不一定有痞块.而腹内痞块、鼓胀虽可兼见腹中胀满,但以痞块,或瘾瘕积聚为主。

 

 

 

腹部硬满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关元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气海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5寸。【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支沟在前臂背侧,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,腕背横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l 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关元俞第5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,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大横脐中旁开4寸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左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关元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支沟、太溪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大肠俞、关元俞、承山、三阴交、大横、天枢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