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脐突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小儿脐突概述

小儿脐突,又名“脐疝”,是指因小肠或腹腔脂膜突入脐中,致使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,大小不一的一种症状。本病属先天发育缺陷。女婴患此症者多于男婴。本症包括西医学所称脐疝、脐膨出。

小儿脐突病因与症状

(1)胎禀亏虚:小儿啼哭,咳嗽,或腹部用力努挣(如排大便)时,脐部呈半球状,或囊状突起,虚大光浮,大小不一,以指按之,肿物可推回腹内,待再次啼哭、努挣时,脐复突出,舌淡红,苔薄白,指纹淡红。

(2)胎热:小儿啼哭,睡卧不宁,烦躁不安,脐肿,虚大光浮。舌质红,苔白,指纹紫。

小儿脐突病因分析与诊断

胎禀亏虚小儿脐突与胎热小儿脐突:小儿脐突发生的主要病因为先天不足,脐部薄弱,但在临床中有因胎热所致,有无热因用力而致的。胎热者,一定兼有热象,如烦急,夜寐不宁,啼哭躁扰,舌质红,指纹紫。

 

注:隔两层以上衣服灸,夏天施灸,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,温度46~48度即可

小儿脐突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命门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...
  •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l穴。
  • 关元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...
  • 大横脐中旁开4寸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左...
  • 天枢脐中旁开2寸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称,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命门、大椎、关元、阳陵泉、大横、天枢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