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肢麻木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四肢麻木概述

肌肤觉消失,不知痛痒,若见于四肢者,则称为四肢麻木。在《内经》

及《金匮要略》中称“不仁”,隶属于“痹

”、“中风”等病范畴。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脑溢血、脑血栓后遗症、系统性硬化症、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。

四肢麻木病因与症状

(1)风寒入络:四肢麻木,伴有疼痛,遇阴寒天冷加重,恶风寒,手足发凉,腰膝疫沉,舌质淡黯,苔白润,脉浮或弦。(2)气血失荣:四肢麻木,抬举无力,面色萎黄,伴有心慌气短,头晕失眠,故忘等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
(3)气滞血瘀:四肢麻木,伴有郁胀疼痛,按之则舒,面色晦黯,口唇发紫,舌质紫黯,可见紫色密斑,舌苔薄偏干,脉涩。

(4)肝风内动:四肢麻木,伴有震颤,兼有头晕、头痛、烦躁、易怒、失眠、多梦等,舌质黯,苔少,脉弦劲有力。

(5)风痰阻络:四肢麻木,伴有痒感,或见不时震颤,兼有头眩,肩背沉重,或呕恶,痰多等,舌质偏黯,苔薄腻,脉弦滑或濡。

(6)湿热郁阻:四肢麻木,伴灼热疼痛,患肢扪之发热,甚则两足欲踏凉地,舌质黯,苔黄白而腻,脉弦数或濡数。

四肢麻木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风寒入络者多由于腠理疏松,风寒侵袭,经脉失荣,气血不和所致。发病有明显的感受外邪史,但临证有风邪偏盛与寒邪偏盛之分。风邪偏盛者呈走窜性麻木,无固定患处,或伴有轻度的口眼歪斜,脉多浮象:寒邪偏盛者多伴有疼痛,痛处固定,手足发凉,恶寒与腰膝疫沉明显,脉多弦紧。

(2)气血失荣型多发生于劳倦失宜,或见于吐泻伤中,或失血过多,或生育频接,或热病久羁,或出现于其他虚损疾患后。气血双亏,脉络空虚,四肢无所秉,遂可发生麻木。偏于气虚者面色咣白,四肢软弱,抬举无力,伴有心慌气短,舌质淡红,脉弱:偏于血虚者面色无华,皮肤偏干,伴头晕目眩,失眠健忘,舌质嫩红,脉细或脉细数。两者皆为虚证一为气虚,一为血虚,麻木而无疼痛,呈现一派虚象。

(3)气滞血瘀者临证有气滞偏重与血瘀偏重之分。初病在气,病久入血,由气滞而发展到血瘀。气滞偏重的多由于情志失调,气机不利,麻木时轻时重,但少有痛病,脉弦不柔,舌淡黯无瘀斑。血瘀偏重的多见于外伤及病久入络者,麻木而兼疼痛,皮色发翻,口唇青紫,脉沉涩,舌质必有瘀斑。气血郁滞,堵塞经络,营阴失养,卫气失温,见四肢麻木。两者的四肢麻木都兼见郁胀,按之则舒。辨证要点应注意气滞偏重的麻木时轻时重,但少有疼痛,脉弦不柔,舌淡黯而没有瘀斑。血瘀偏重的则表现为麻木兼有疼痛,皮色发黯,口唇青紫,脉沉涩,舌质有瘀斑。

(4)风痰阻络型与肝风内动型均有四肢麻木伴有震颤的特点。风痰阻络为痰饮久伏,风邪引动,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。其特点为麻木多伴有痒感,并有头眩,背沉,舌苔腻等症状:肝风内动为肝阳素旺,又遇情志失调,阳动生风而发病。其特点为麻木并伴有明显震颤,头晕、头痛、烦躁易怒,脉弦有力。

(5)湿热郁阻型则是由于湿热郁阻,络脉壅塞,气血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而致.主要见于下肢麻木,且有灼热疼痛感,尤以两足灼热明显,甚至需踏凉地缓解,脉兼数象,舌苔偏黄腻。

 

 

 

四肢麻木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...
  • 身柱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1穴。
  •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,第1颈椎下。共1穴...
  •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,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,当肱桡肌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,与风...
  • 环跳侧卧屈股,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...
  •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,当胭横纹上7寸。或...
  •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...
  • 阳辅外踝尖上4寸,腓骨前缘稍前方。共2穴(按...
  • 悬钟外踝尖上3寸,腓骨前缘。共2穴(按身体对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...
  • 大杼第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胆俞第10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委中胭横纹中点,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...
  • 飞扬在小腿后面,外踝后,昆仑穴直上7寸,承山...
  •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腰阳关、身柱、哑门、百会、阴交、神阙、中脘、列缺、曲池、风池、环跳、风市、阳陵泉、阳辅、悬钟、太溪、照海、大杼、胆俞、肾俞、委中、飞扬、申脉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