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肢强直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四肢强直概述

四肢强直主要包括两种情况,一为四肢筋肉强硬,肢体伸直不能屈曲,一为四肢关节由于某种原因而致僵硬,不能屈伸。另外,痹证日久,筋脉失养,关节不能屈伸也常称之为四肢关节强直。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震颤麻痹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。

四肢强直病因与症状

(1)风寒湿阻络:表现为痹痛日久,四肢关节强直,不能屈伸。关节、肌肉疼痛,时有肿胀,日久见肌肉瘦削,风气偏盛者,四肢走窜疼痛:寒气偏盛者,四肢冷痛不移:湿气偏盛者,关节肌肉重着、疫楚疼痛。舌淡白,苔白或腻,脉沉弦紧,或弦滑。

(2)风邪侵袭:恶寒发热,头项强硬,四肢强直,关节疼痛,甚则角弓反张、口嘴不开,舌苔白腻,脉弦紧。若风热侵袭或风邪化热,则可有高热、舌红、苔黄、脉数等症状。

(3)湿热阻络:四肢强直,关节不得屈伸,关节红肿热痛,踝部肌肤可见多数结节性红斑,多伴有湿热痹痛症状,头重如裹,肢体困重,日久可见四肢肌肉瘦削,关节肿大,舌边红,舌体胖大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
(4)痰火动风:多为突然发病,四肢过度伸直,强硬不能屈曲,颈项强直,可伴有阵阵抽搐,面红,气粗,神识不清,喉中痰鸣,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
(5)肝阳化风:素有头晕头痛,耳鸣目眩,心烦易怒,面红目赤等肝阳偏亢的症状。偶有激发则突然舌强,神识不清,呼吸气粗,可迅速发展为半身不遂或双侧上下肢皆过度伸直而强直,手腕屈曲,手指并拢,舌红,脉弦数。

(6)肝肾亏虚:头晕目眩,耳鸣耳聋,心烦易怒,失眠健忘,哭笑不能自制,神情呆滞,智力低下,如痴如斑,甚至神情不清,四肢强直,下肢甚至强硬而两手屈曲,舌淡红,脉弦细无力,尺脉尤弱。(7)气滞血瘀:多在外伤、中毒之后,后遗四肢强直,不能屈曲,目开而神昏不识入,不能言语,二便失禁,日久可见肌肤甲错,舌淡红,可有瘀斑,苔薄白,脉沉细涩。

(8)阳气虚衰:四肢强直,面色咣白,手足厥冷,神识不清,默默不语,目开而不识入,二便失禁,舌淡,苔薄白而润,脉沉细涩结。

四肢强直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风寒湿阻络与湿热阻络者均多由于外邪侵袭经络而致病,迁延日久,肢体痹痛,经络气血运行不畅,复因疼痛,肢体不能活动而致气血瘀滞更甚,关节周围之筋脉失于濡养,使关节强直,不能屈伸。风寒湿阻者多表现为四肢疼痛,且其痛走窜或重着不移,局部虽有肿胀但不红赤;湿热阻络者则多为关节灼热胀痛,且局部红肿或关节周围出现痛性结节性红斑。前者舌淡白、胖大、苔白腻,脉弦滑:而后者多舌体胖大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
(2)风邪入侵与风寒湿阻络型相比较,风邪入浸化热不仅限于经络,还可侵入脏腑,除四肢强直外,还常兼见发热恶风寒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口噤不张,时时抽搐,甚则神昏。而风寒湿阻络则多限于肌表经络,仅有四肢关节疼痛的表现。

(3)痰火动风与肝阳化风均可致四肢强直不能伸屈,痰火动风者多素体湿盛,遇五志过极,化火动风,则痰火上;中颠顶,伴有喉中痰鸣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数等症状,肝阳化风多素有肝阳偏的症状,可由五志过极,强力举重而诱发,血与气并走于上,多累及双侧肢体,常兼见头痛较重,呕吐,面红气粗,舌红,苔黄燥,脉弦数等症状。

(4)肝肾亏虚与血瘀气滞者症状相似,前者可由于年老体衰,阴阳失调,或肝肾之精不足,肾元不固,虚风内动而致,常伴有肝肾亏虚之象:后者则多由于外伤,或胎产受伤,瘀血停滞,气机逆乱而致,多伴有损伤、瘀血、中毒的症状。

(5)阳气虚衰与血瘀气滞所致四肢强直,虽均有四肢强直症状,然而阳气虚衰所致四肢强直多由于久病耗伤,阳气外泄,筋脉失于温煦而致,除四肢强直外还具有手足厥冷,面色咣白,舌淡,脉沉涩结等阳虚之寒象。血瘀气滞者则多由于外伤、中毒而致血瘀气滞,或日久气虚,筋脉失于濡养而致,除兼见有血瘀的症状外,还可见面白、自汗、舌淡白的气虚之象.

 

 

 

四肢强直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...
  • 身柱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1穴。
  •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,第1颈椎下。共1穴...
  •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,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,当肱桡肌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环跳侧卧屈股,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...
  •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,当胭横纹上7寸。或...
  •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...
  • 阳辅外踝尖上4寸,腓骨前缘稍前方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...
  • 大杼第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胆俞第10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委中胭横纹中点,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...
  • 飞扬在小腿后面,外踝后,昆仑穴直上7寸,承山...
  •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腰阳关、身柱、哑门、百会、阴交、神阙、中脘、列缺、曲池、环跳、风市、阳陵泉、阳辅、太溪、照海、大杼、胆俞、肾俞、委中、飞扬、申脉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