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额痛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前额痛概述

前额痛又称“眉棱骨痛”,是头痛症状之一,其痛多连眉棱骨和眼眶,病在阳明经,诊治时应有所侧重。中医临证把前额痛分为:风寒束络、风热上攻、肝虚火旺、肝经停饮、痰湿阻滞等5个证候类型。

本症常见于西医的鼻窦炎、感冒、眶上神经痛等。

前额痛病因与症状

(1)风寒束络:前额痛连眉骨,遇寒加重,常喜包扎额部,恶寒无汗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(2)风热上攻:前额痛,或连眉骨,痛时目不能开,发热,不恶寒,口干苦,舌尖红,苔白或白黄相兼,脉浮数。

(3)肝虚虚火旺:眼眶骨痛,痛连目系,怕见光亮,头晕目眩,口干,舌红,脉细数。

(4)肝经停饮:眉骨痛,目不能开,昼静夜剧,胸隔满闷,恶心欲呕,肢体困倦,舌苔白厚而腻,脉弦滑。

(5)痰湿阻滞:头痛以前额部为甚,以眉棱连目眶胀痛为特征,甚则头如包裹,眼如布蒙,沉重烦闷,多随气候变化而发作,舌淡胖大,苔白滑,脉弦滑。

前额痛病因分析与诊断

风寒束络前额痛与风热上扰前额痛:都是外感所致前额痛,但一为风寒,一为风热不难鉴别。前者因外感风寒之邪窜入头部,风寒束滞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故而前额疼痛。特点为遇寒加重,常喜包扎额部。兼有恶寒无汗,舌苔薄白,脉浮紧等表寒证。而后者多由外感风热之邪,循经上扰头及前倾,致以经脉壅阻不畅,故痛。兼发热,不恶寒,口干苦,舌尖红,苔白或白黄相兼,脉浮数等表热证。

肝经停饮前额痛与痰湿阻滞前额痛:都是水液代谢异常所致。但肝经停饮前额痛多由肝寒凝滞,水饮气化不畅,痰饮停滞,影响头及前额经脉畅通受限,故前额痛。以眉骨痛,目不能开,昼静夜剧,胸隔满闷,恶心欲呕,肢体困倦,舌苔白厚而腻,脉弦滑为特点。而痰湿前额痛多由子脾胃虚弱,水湿停聚,而成痰湿饮邪,阻滞中焦,气机不畅,清阳不升,浊阴下降而致前额痛,兼见头如包裹,眼如布蒙,沉重烦闷,多随气候变化而发作,舌淡胖大,苔白滑,脉弦滑等症。

肝虚火旺前额痛:多由于大失血,或久病气血亏虚,而致肝血亏虚,阴血不足,不能制约肝阳,化火上窜,故而眼眶骨痛,痛连目系。兼见怕见光亮,头晕目眩,口干,舌红,脉细数等肝血虚症。

 

前额痛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...
  • 命门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...
  • 神道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共1穴。
  •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,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。...
  •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,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...
  •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,当肱桡肌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阳白目正视,瞳孔直上,眉上1寸。共2穴(按身...
  •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,与风...
  •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。共2穴(按身体对称轴对...
  • 足三里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处。 【十大...
  • 丰隆外踝尖上8寸,条口穴外l寸,胫骨前嵴外2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大陵、命门、神道、风府、百会、上星、神阙、中脘、列缺、合谷、阳白、风池、风门、申脉、足三里、丰隆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