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裂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肛裂概述

肛裂,即肛门裂,是指肛管的皮肤破裂,并形成感染性溃疡,久不愈合,形成裂口,以疼痛、出血、便秘为特征的的症状。裂口好发于肛管口的正中前后方,两侧较少。一般男性多见于后部,女性多见于前部,以女性及青壮年患者居多,多由于阴虚津乏,或热结肠燥,而致大便秘结,排便努责,使肛部]皮肤裂伤,然后继发感染,逐渐形成慢性溃疡。

本症常见于便秘、脱肛以及肛裂等肛肠科疾患。

肛裂病因与症状

(1)燥火郁滞:大便秘结坚硬,二三日一行,便时肛门剧痛,便后稍有减轻,继则持续疼痛数小时,甚至整日,鲜血随粪便点滴而下,常因疼痛坐卧不安,腹部胀满,心烦意乱,口苦咽干,不敢进食,舌苔黄嫩,脉数。

(2)湿热蕴结:便时腹痛剧烈,鲜血点滴而下,大便困难,肛门坠胀,时有黏便排出,甚者裂口内有少量脓汁,伴发热恶寒,食欲不振,肢体困重,舌苔厚腻。(3)血虚肠燥:大便干结,数日一行,便时疼痛,流血,大便不易排出,口舌干燥,心烦失眠,午后潮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肛裂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燥火郁滞肛裂与湿热蕴结肛裂.二者均有热迫EI'7之感。但前者为燥火内结,故便结而硬,鲜血点滴,疼痛剧烈。多由感受风火燥热之邪,或嗜食辛甘厚味,以致燥火结于胃肠,灼津伤液,粪便坚硬干结,难于排出,强努则伤损肛门,形成肛裂。裂口因便秘而反复加深,久不愈合,伴剧烈疼痛,鲜血点滴为其待点:后者为湿热下注.故便带黏液,肛门坠胀。多由感受湿热,醇酒肥甘,以致湿热蕴结胃肠,下注肛门而成。以肛门坠痛、流血,裂口有少量脓汁,肛缘常有潮湿感,不时发痒为其特点。

(2)血虚肠燥肛裂与燥火郁滞肛裂,二者均为大便干燥秘结。但前者为津血衰少,肠道干燥失润,多由于老人阴虚,或产后血少,或患怒伤肝,气郁化火,血虚生燥,以致津涸肠枯,肛门皮肤失于濡养,便秘燥结,擦破肛管而成。症见便时疼痛,血多,大便干结如羊粪,兼伴口舌干燥,心烦失眠为其特点,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后妇女,属虚证。后者则为实热澡火,粪块硬结,多见于阳盛之体,属实证,临床当予分辨,此外本症还应与如下病症相鉴别:

①肛门皮肤皲裂:发生于月肛门皮缘,表浅而疼痛,流血不甚,多能自愈。

②肛门结核:肛门部可出现溃疡,但其形态不规则,边缘潜行,疼痛轻,病理可协助诊断。

③肛管癌:溃疡形态不规则,表面凸凹不平,边缘隆起,质硬并有恶臭味,持续疼痛,病理可以确诊。

 

肛裂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内关在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,腕横纹...
  • 长强在尾骨端下,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。...
  • 二白腕横纹上4寸,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,一侧各...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,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体对...
  • 上巨虚在犊鼻下6寸,足三里穴下3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内庭足背第2、3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自肉际处。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内关、长强、二白、阴交、神阙、曲池、太溪、大肠俞、承山、三阴交、阴陵泉、上巨虚、内庭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