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干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鼻干概述

鼻干,是指鼻窍干燥的症状。多见于鼻槁、鼻燥,以及各种发热性疾病病程中。其病因不外燥、热、虚三个方面,总由津伤液损所致。以鼻中干燥,黏膜萎缩为特征。

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萎缩性鼻炎,还可见于急性鼻炎的前驱期。

鼻干病因与症状

(1)肺经热盛:鼻孔干燥,灼热而痛,或鼻干出血,鼻部微痒,咳嗽少痰,口干咽燥,重者伴发热,头痛,小便短赤,大便干燥,全身不适。舌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或弦数。

(2)燥邪伤肺:鼻干咽燥,鼻塞发痒,嗅觉减退,痰少而黏,或干咳无痰,或口渴唇干,发病时全身疫楚,发热头痛。局部可见鼻黏膜干澡结痂。舌质红,苔薄少律,脉浮细而数。

(3)胃热炽盛:鼻干有灼热感,或伴疼痛,或鼻出血,咽干口燥,渴喜冷饮,消谷善饥,口气秽臭,小便短黄,大便秘结,舌质红苔黄,脉滑数。

(4)肺阴亏损:鼻燥咽干,咳嗽喉痒,涕少痰黏,盗汗,或声哑,舌红少津,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

(5)肺脾气虚:鼻干而痒,鼻孔有干痂,或伴面色咣白,气短自汗,咳喘无力,腹胀纳呆,便溏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

鼻干病因分析与诊断

(1)肺经热盛:肺开窍于鼻,因风热邪毒犯肺,肺热上壅鼻窍而致。症见鼻干,灼热疼痛。因肺热壅盛,故见口干咽燥,甚则鼻干出血,咳嗽少痰,舌尖红赤。

(2)澡邪伤肺:燥邪伤阴,鼻干咽燥且无疼痛,鼻干、鼻窍堵塞明显,发病可见发热头痛,全身疫楚等燥邪犯表症状。

(3)胃热炽盛:多因过食辛辣,助热生火,或外邪传里,化热伤胃。胃脉起于鼻旁,胃热上蒸,鼻窍被热邪熏灼,故见鼻干,灼热疼痛,并兼渴喜冷饮,大便秘结,舌苔黄干等症。

(4)肺阴亏损:因热病初愈,阴津未复,或发汗太过,损伤肺阴,肺开窍于鼻,肺阴亏损则见鼻干咽燥,且无疼痛。阴虚致燥为内燥,故见咳嗽喉痒,盗汗,舌红少津等阴虚症状。

(5)肺脾气虚:脾主运化,肺主输布,肺脾气虚,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鼻,鼻失濡养,故鼻孔干燥.可伴有自汗、便溏、纳差等虚像。

鼻干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共1穴。
  • 素髎鼻尖的正中央。共l穴。
  • 印堂在额部,当两眉头之中1间。共1穴。
  • 神阙脐中央。神阙就是肚脐眼,位于腹部中央,是...
  • 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【十大养生保健穴...
  • 颧髎目外眦直下,颧骨下缘凹陷处。共2穴(按身...
  •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。共2穴(按身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曲池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...
  •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.5寸,当鼻唇沟中...
  •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l 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委中胭横纹中点,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...
  • 内庭足背第2、3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自肉际处。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上星、素髎、印堂、神阙、中脘、颧髎、鱼际、合谷、曲池、迎香、肺俞、脾俞、委中、内庭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