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衄--艾灸穴位及治疗方法

鼻衄概述

鼻衄即鼻中出血,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,可由局部原因或全身原因而引起。鼻衄多为单侧,亦可为双侧:可间歇反复出血,亦可为持续出血,出血量多少不一。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论述,可见于“红汗”、“倒经”、“脑衄”、“鼻大衄”、”鼻洪”等。

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鼻出血。

鼻衄病因与症状

(I)肺经郁热:发作突然,鼻血点滴而出,量多、色红,鼻咽干燥,可伴有咳嗽,痰黄,口干身热。舌质红、苔薄白而干,脉数。

(2)胃火炽盛:鼻血盈多、色深红,伴见烦渴引饮,齿龈红肿甚至出血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。舌质红、苔黄,脉洪数。(3)阴虚火旺:鼻出血时作时止,血色红,量不多,口干不欲饮,耳鸣目眩,五心烦热,失眠,多梦,心悸,舌红绛、少苔,脉细数。

鼻衄病因分析与诊断

(I)肺经郁热:热邪灼伤鼻窍络脉,则鼻衄。血热,则血色鲜红。肺气上通于鼻,肺热盛,则口鼻干燥、咳嗽、发热、脉数等,均为肺热之象。

(2)胃火炽盛:胃火内燔,循经犯鼻,追血离经,故鼻衄。因阳明之火炽盛,故血量多色深红。热烁胃阴,故口干口臭、便秘、苔黄。里热盛,故身热烦躁而脉洪数。

(3)阴虚火旺:虚火上炎,伤及鼻窍血络,故衄血量少,或时作时休。阴虚少

津,故口干咽燥。虚火上扰清窍,故见头晕眼花及耳鸣,水不济火,心肾不交,故失眠、多梦及心悸。舌红绛、苔少,脉细数,均为阴虚火旺之象。

 

 

 

 

鼻衄艾灸穴位详解

  •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共1穴。
  • 阴交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1寸。共1穴。
  •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,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,腕...
  •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。共2穴(按身...
  • 合谷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...
  •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.5寸,当鼻唇沟中...
  • 太溪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...
  •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按...
  •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共2穴(...
  •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【十大...
  •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【十大养生...
  • 巨髎目正视,瞳孔直下,平鼻翼下缘处,当鼻唇沟...
  • 内庭足背第2、3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自肉际处。...

具体艾灸疗法

上星、阴交、孔最、鱼际、合谷、迎香、太溪、肺俞、胃俞、肾俞、三阴交、巨髎、内庭、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让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